最后更新于
最后更新于
keras允许自定义Layer层, 大大方便了一些复杂操作的实现. 也方便了一些novel结构的复用, 提高搭建模型的效率.
通过继承keras.engine.Layer
类, 重写其中的部分方法, 实现层的自定义. 主要需要实现的方法及其意义有:
_init _(self, **kwargs)
作为类的初始化方法, 一般将需要传入的自定义参数存为对象的属性. 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:
由于继承Layer类, 所以在处理完自定义的参数之后, 仍可能还有参数需要父类处理, 所以需要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, 将kwargs参数传入:
对象的self.supports_masking
方法的作用是本层中是否涉及到使用mask或对mask矩阵进行计算. mask的作用是屏蔽传入Tensor的部分值, 常常在NLP问题中, 对句子padding之后, 不想让填补的0值对应的位置参与运算而使用. 这个参数默认为False, 如果有使用到, 需要将其值为True:
build(self, input_shape, **kwargs)
这里是定义权重的地方, 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:
通过self.add_weight
方法定义权重, 且需要将权重存为类的属性, 例如:
其中self.iterations
需要在初始化时设置为None, 符合类编程的习惯. self.add_weight
方法有若干参数, 常用的即为上面几个.
由于要求build方法必须设置self.built = True
, 而这个方法在父类中实现, 因此, 在方法的最后需要调用:
call(self, inputs, **kwargs)
这里是编写层的功能逻辑的地方, 传入的第一个参数即输入张量, 即调用 _call _方法传入的张量. 除此之外, 需要注意的点有:
如果需要在计算的过程中使用mask, 则需要传入mask参数:
如果该层在训练和预测时的行为不一样(如Dropout)函数, 需要传入指定参数training
, 即使用布尔值指定调用的环境. 例如在Dropout
层的源码中, call方法是这样实现的:
K.in_train_phase()
方法就是用来区别在不同环境调用时, 返回的不同值的. 这个函数通过training
参数区别调用环境, 如果是训练环境, 则返回第一个参数对应的结果, 预测环境则返回第二个参数对应的结果. 可以传入函数, 返回这个函数对应的返回结果.
除了计算之外, 这个函数也是更新层内参数的地方, 即build方法中增加的参数. 通过self.add_update
方法进行更新, 例如:
或者:
可以看到, self.add_update
方法传入一个列表, 包含一些列更新的动作. 这些更新的动作需要借助K
的一些函数实现, 如K.moving_average_update
, K.update_add
等等.
另外还可以传入inputs
函数, 作为更新的前提条件.
除此之外, 还有一些常常需要重新定义的方法:
get_config(self)
:
返回层的一些参数. 对于自定义的参数, 需要在此指定返回:
compute_output_shape(input_shape)
:
计算输出shape. input_shape是输入数据的shape.
compute_mask(self, input, input_mask=None)
:
计算输出的mask, 其中input_mask为输入的mask. 需要注意的有:
如果input_mask为None, 说明上一层没有mask. 可以在本层创建一个新的mask矩阵.
如果以后的层不需要使用mask, 返回None即可, 之后就不存在mask矩阵了
如果经过本层, mask矩阵没有变化, 不用实现该函数, 只需要在初始化时, 指定self.supports_masking = True
即可.